研究院专稿 2023年12月下半月,中文媒体报道和评论较多涉及的中日经济关系内容及日本企业主要如下。
中国舆论如何评论东芝退市事件?
12月20日,被称为“日本之光”的老牌日本企业东芝从东京和名古屋的证券交易所双双退市,结束了其自1949年以来长达74年的上市企业历史。东芝在中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甚至可以作为日本企业的代名词,所以东芝退市事件在中国成为高度关注的热点事件,诸多媒体与专家学者都对此发表了看法。
《每日商报》评论认为,东芝演变成如今的局面,真正的原因在于自身。东芝存在着盲目投资、思维僵化、组织臃肿、决策链条过长、过于保守等一系列问题。正如汤之上隆在《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一书中指出:“(日本企业)面对十年一轮的新技术浪潮时,对市场机会缺乏敏感性,因循守旧,错失机会。”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认为,东芝的命运凸显出不少日企存在的一对矛盾——日本传统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矛盾。在日本的传统企业文化中,“委托人”较为尊重“代理人”,管理者的权力甚至可能大于股东,而现代企业文化则相反。作为一家现代上市公司,东芝的运营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股东的意见,而经营管理者的权力相对有限。股东追求的是营收,包括短期效益,而管理者追求的是产品研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在此背景下,尽管东芝多年来曾躲过破产危机,但技术创新、战略投资等业务也受到掣肘。
《新民晚报》认为,日本这些老牌企业遇到的问题,似乎有相通之处。不仅是东芝,近日丰田旗下大发汽车也爆出造假丑闻。主要是面临竞争对手的打压。有时候,这些“竞争对手”是以一个国家,或者政治形态出现的,是一种非市场手段的打压。承受不住压力的企业乱了方寸,出现重大决策失误。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认为,东芝公司退市是曾经辉煌的日本制造业遭遇困境的缩影,日本企业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以及应对市场变化能力的缺失是主要原因。东芝遇到的问题在日本整个产业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日本企业在上世纪经济高速增长期形成的一些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但是很多日本企业的思维依然保守僵化,固步自封,没能及时根据内外市场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
罗森的宏伟目标:2025年在中国实现万店
过去两年,线下业态受疫情冲击,与罗森几乎同期入华的711扩张迟缓,全家2022年甚至表现出收缩态势,门店数减少134家,罗森却保持了突进状态,2022年新增1175家门店,如今总数已达到6000多家店。
除了规模,罗森公布的2023年3-5月业绩显示,中国区的营业利润达到了2亿日元(约折合1030万元),这是中国区两年来的首次盈利,2022年同期的利润还是负28亿日元。
罗森的成绩来自于在扩张模式上的灵活性。罗森很早便开始采用区域授权、大区域加盟一类的模式向陌生地区进军。比如,在湖北、湖南与中百集团联盟,在京津冀与超市发联盟等,借助这些本土大企业的仓储物流体系、供应链及工厂资源、市场熟悉度等,来实现对陌生市场的快速覆盖。湖南的一位加盟商表示,选择罗森一方面是看中其品牌,更重要的则是相信合作方国企中百集团的背书。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面上能迅速铺开,还实现了深度下沉。罗森的“大加盟商”已下沉到了市县级别,在江苏这样的发达地区,罗森甚至下沉到了小镇。
除了在渠道体系建设方面专业性,罗森还在营销方式上展现了创新精神,罗森敏锐地抓住了当代年轻人及亲子家庭消费者的“流量密码”,主打二次元文化,重点开展二次元、游戏主题相关的营销活动,罗森在各平台的官方账号头像也是二次元形象,这帮助罗森积淀了一大批的忠实用户,截至2023年4月份,罗森中国有2800万会员,占到所有会员顾客的30%。
2021年罗森集团社长竹增贞信在谈及中国区业绩时表示,“力争开店1万家以上”,按照目前这样的发展态势,在2025年达到1万家是非常有可能的。
萨莉亚为何在中国这个美食之国受到追捧?
在网络上,让很多中国网友感到遗憾的,不是自己所在城市没有迪士尼主题乐园,而是没有来自日本的意大利餐厅萨莉亚。
据萨莉亚发布的2023财年财报显示,该公司报告期销售额同比增加27%,营业利润增长夸张的约17倍。同时预计2024财年销售额将增长15%,达到2110亿日元,营业利润将增长81%,达到131亿日元,这其中,中国市场贡献最大。
中国是闻名世界的美食之国,萨莉亚凭什么能在中国市场异军突起?用一句话总结是:比它好吃的没它便宜,跟它一样便宜的没它好吃。
在网络上上,消费者给萨莉亚的评价里,“好吃”、“种类多”、“便宜”是集中出现的关键词。在萨莉亚100道菜里,有72道定价在20元以下。萨莉亚人均消费为47元左右,这与一线城市的不少快餐定价接近,而同为意式餐厅的必胜客人均消费是72元,萨莉亚只有这一价格的65%。近两年来,中国受消费下行等因素影响,高性价比的萨莉亚在中国受欢迎程度直线上升。
萨莉亚能做到这些主要依靠两大核心能力。一是标准化,类似西餐。二是极致的效率。从日本的农场到澳大利亚、中国广州的食品加工厂,再到中央厨房、物流中心,最后到门店,萨莉亚建立了全流程、垂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萨莉亚90%的食材都来自直采或者自主加工,在中央厨房进行标准化作业、规模化处理,完成统一加工,并统一配送。在萨莉亚门店的厨房里,甚至看不到一把菜刀,也看不到厨师。
对于未来萨莉亚非常乐观,在财报中表示:中国虽然经济放缓,但萨莉亚的价位比竞争对手更便宜,顾客数量将会增加。未来萨莉亚计划在中国走向更多城市,目标是在中国开3000家门店,是现有中国门店数的6倍多。
三井海洋开发在南通打造世界最大吨位、最大储油量FPSO项目
日本三井海洋开发株式会(MODEC)是全球领先的FPSO(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供应商之一,自2008年至今,三井海洋中国公司平均每年有一艘FPSO在中国建造后交付。前不久,三井海洋在南通落地一家子公司,将与中国远洋旗下的启东中远公司合作,打造世界最大吨位、最大储油量的新型FPSO项目。之所以选择南通,是基于南通是世界级的造船产业基地。南通有166公里的长江黄金岸线,1995年川崎重工在南通成立了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一家日本小公司在三个国家起诉阿里巴巴集团
近日,一家名为BWB Inc的日本公司在韩国、日本与美国三个国家起诉了阿里巴巴集团,声称阿里侵犯了该公司的跨境电子商务专利,要求法院对阿里发布禁制令或损害赔偿。BWB公司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一家专利权公司,拥有清关和物流专利。BWB在日本提起的诉讼中要求法院对阿里及其物流子公司菜鸟集团以及天猫运营商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禁制令。阿里否认侵犯了BWB的专利,并要求东京法院驳回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