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专稿 去日本出差的时候,如果中午或者晚上想凑合一顿的话,笔者会选择“日高屋”:门前“热烈中华食堂”这句半通不通的中文,让人看了以后心里热乎乎的。食品的价格也便宜,三十元人民币能吃得不错,如果肯出五十元的话,就相当豪华了。晚上还能喝点小酒,价格同样便宜。店铺大都选在麦当劳或者吉野家附近,麦当劳、吉野家是没有酒的,餐饮内容就那几样,不能每天去吃。日高屋就不一样了,可选择的中华料理多,吃不腻。
在日高屋吃完饭交款的时候,必定能领到一张打折劵,下次来时,给那么一点点折扣,与门口的“热烈中华食堂”非常的贴切。回过头来看看店内,绝非只有工薪族来这里吃饭,老年人、中小学生同样不少,可见客源广阔,老少皆宜。基本满员的店内,自然更烘托出“热烈”气氛。
日本人将日语翻译成英文的时候,相当有特点——把日高能翻译成high day!笔者这样一点不懂英文的人,只会看用日文片假名书写的企业名称“ハイデイ”,觉得英文的“高日”与日文的“日高”也挺匹配:“嗨”上“一天”,比“日上竿头”的直译要好很多。说翻译得随意,不如说翻译得挺高明。
因为有好感,就顺手查阅了一下日高屋的历史。这家企业于1983年在东京附近的埼玉县日高街道设立,主营业务一开始只有拉面,到了2022年2月,公司的资本金已经有16亿日元,发行的股票为3814万股。2022年的销售额为264亿日元,纯盈利15亿8000万日元。要知道新冠疫情期间不亏损都很难,能有15亿以上的盈利,应该是非常好了。有员工847人,临时工的数量不在统计范围内,笔者的感觉是,临时工应该是正式统计在册的员工的2倍到3倍左右。
创始人神田正今年已经82岁,依旧活跃在企业经营一线。看遍日本媒体对神田、对日高屋的报道,除了“热烈中华食堂”外,没有找到神田的金句,企业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提起的经验价值之类。
2023年4月6日,日本媒体报道说,神田老先生将自己保有的20万股股票(按当天的时价为4亿3000万日元),分给公司员工。今年2月,公司创立50周年,老爷子也兢兢业业地干了50年,他现在要回馈公司员工,将股票分给公司的高管、正式员工及在公司工作年数较长的临时工。
神田自己保有的公司股票为555万6000股,占总股份的14.566%,拿出20万股,回馈员工、临时工,不影响其在公司的控制权。但把自己的股票分给员工、临时工,这样的日本企业家,笔者还真没怎么见到过。
其实这已是神田第二次拿出自己的股票分给员工。上次是2018年,那次他拿出了15万股(当时相当于3亿3000万日元)。
很多日本人认为自己的国家盛行“会社(公司)主义”,甚至认为可以将“会社”二字调过来,说这也是一种“社会主义”。笔者采访过的中小企业,有不少都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近似父子或兄弟,便是临时来帮忙的人,也能在企业里和其他人打成一片。问及企业历史时,不少老板都会谈起自己当年从原东家那里拿里机器创业的故事。创业后和原东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提携,而彼此你死我活的竞争则不多,那种行为也让社会不齿。会社主义模糊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而扩大化的会社主义,让市场竞争不那么激烈,差不多的企业都能存活下去。
日高屋的神田老板将自己的股票拿出来分给员工、临时工,是“会社主义”一个略有些极端的例子,但在日本也不至于成为热点新闻,也不会成为其他企业效仿的典范。在日本这个国家,每家企业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会社主义”,维护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独特合作关系,会社主义扩大后,整个社会就会很平稳。
作者系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