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专稿 转眼间东芝经营上的混乱持续整整8年了。到了2023年3月,总算有日本投资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IP)准备出资2万亿日元将东芝买下,接着东芝将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进入内部整顿阶段。
1949年5月16日,东京证券交易在被占领日本的美军关闭四年后重新开市,这天上市交易的企业共495家,东芝(当时还名为“东京芝浦电气”)、日立、三菱电机名列其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日立市值6.7万亿日元,三菱电机市值3.4万亿日元,而东芝市值只有1.9万亿日元。JIP能用2万亿日元收购东芝,已经算是开出了高价。
2006年以来日本重要企业并购案
一代名门企业东芝如何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落到了这个地步?
首先在于核电战略上遭遇失败。
2006年东芝出资54亿美元(当时约合6000亿日元)并购了美国核电技术企业西屋公司。当时与东芝竞购的企业有三菱重工业、美国通用等企业。竞价的结果,东芝出资比预定价格高出了一倍,将这家公司收入囊中。最终做出这项决定的东芝总裁西田厚聪曾经反复说过:“东芝在核电方面一年的营收不过2000亿日元,有了西屋方面的新技术,2015年前后,东芝的核电营收规模至少能够增加3倍以上。”
并购西屋后,东芝似乎顺风顺水,核电忽然成了有利于节能减排、减碳的“清洁能源”,美国一改过去在核电方面的谨慎态度,开始准备建设新核电站,全世界一时间出现了几十个规划建设的核电站。东芝在经营上的“选择与集中”成了企业学习的榜样,西田总裁成为日本最高经济协会组织“经团联”会长的呼声甚高。
可惜到了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发生,福岛核电站事故震惊国际社会,负责运营的东京电力公司在核电站管理上的诸多问题随之暴露,其后核电站的建设在世界各国均停顿下来。东芝花巨资保有的核电技术突然失去了盈利的机会。屋漏偏逢连夜雨,2015年,东芝的财务造假丑闻、早年收购的西屋公司破产等新闻次第爆出,到了2017年,东芝已经资不抵债,不得不导入外部资金救火。
再就是“引狼入室”。东芝经营遭遇问题后,开始向外国资本求助。到了2022年3月31日,东芝的股份中,日本金融机构占26%,个人及其他21%,而外国法人占53%,东芝实际上成了外国基金控股的企业,已经不愿听从日本政府(经济产业省)的指令,来自官方的任何一点政策方面的要求,都被外国股东视为政府干预。日本媒体这个时候也已不谈东芝作为军工企业在经济安全保障方面应有的作用,只谈国家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干扰,与外国基金穿一条裤子,版面上永远充斥各种批评经产省干涉东芝业务的新闻和言论。
其实外国投资基金只想通过东芝挣快钱。在外国股东的强烈建议下,东芝卖掉了最赚钱的半导体业务。外国股东也听不进那些长期经营计划,在股东大会反复否决公司方面的经营战略。实际上,在引入外国股东后,东芝的经营进一步陷入了混乱。
核电战略遭遇重大损失,引入外国基金又反受其害,东芝一败再败。时至今日,东芝也只有走退市之路,排除外国股东的影响,重新成为一家日本企业。
不过,此后东芝与日立、三菱电机的距离,恐怕要越来越远了。
作者系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