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专稿 高市早苗的政策主张可能令在华日企面临的风险上升,研究院提出五点对策建议;养乐多告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第二次关闭工厂;首家日本独资券商落地中国,瑞穗证券旗帜鲜明推进本土化。
高市内阁增大在华日企风险,该如何应对?
高市早苗在产业政策上,重视“经济安保”,以莫须有的“虐鹿”为由,公开表示对在日本的外国(主要是东亚)人不信任不满意,并准备通过修订《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强化日本半导体、新能源产业。高市早苗当选日本新首相后,其政治立场的保守性将对在华日企形成多维度影响。
一是地缘政治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上升。高市早苗在历史问题(如12年间11次参拜靖国神社)、扩充军费开支及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可能人为地恶化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冲击日企在华运营。尽管高市内阁保留主张务实对话的茂木敏充任外相,显示其在安全与经济间寻求平衡的意图,但在华日企的风险系数与以前相比不可否认将显著上升。
二是增加供应链的风险。中日产业链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依赖格局,高市希望构建的强劲产业链,日本一些媒体认为意在半导体等方面切断与中国的关联。这不仅将导致部分日本企业损失对华的市场份额,也会产生供应链断裂的风险。如,日本92%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85%的磁粉、钕铁硼成品依赖中国加工,若切断与中国供应链的关联,日本新能源汽车、精密电机产业将面临“无米之炊”。
三是中日科技领域合作面临挑战。高市主张强化与美国的技术同盟,可能使日本更紧密地嵌入美国对华科技战框架,扩大对华半导体设备、5G技术的出口限制。日本半导体材料企业30%以上的产能依赖中国市场消化,若配合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东京电子等企业将丧失关键收入来源。此外,其推动的《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要求审查中资并购、限制关键技术出口,可能迫使日企在技术合作中面临“二选一”困境。
对此,研究院建议在华日企:
一是推进供应链多元化,在维持中国产能的同时,将非核心环节向东南亚、印度等地转移。
二是通过与中国高校、企业联合研发,深度融入中国创新生态。例如,丰田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下一代电池技术,既规避技术封锁风险,又贴近市场需求。
三是积极参与中日政策对话与机制建设。通过中国日本商会、日中经济协会等组织,向中日政府传递企业诉求,推动建立沟通机制。积极与中国商务部门、企业协会沟通交流,减少误判误伤。
四是积极抓住中国“双碳”机遇,与中国企业在氢能、碳捕捉等领域开展合作,既符合政策导向,又可规避贸易摩擦风险。例如,三菱重工与中国电建合作开发海上风电项目。
五是加强政策风险评估,有专人跟踪中日政治动态,尤其关注台湾问题、历史认知等敏感议题的演变,制定应急预案。
养乐多告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第二次关闭工厂
10月20日,日本养乐多本社株式会社宣布,广州第一工厂将于11月30日正式关闭。这家工厂是养乐多在中国市场上设立的首家工厂。事实上,这是养乐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的第二次关闭工厂,去年12月10日,养乐多关闭了上海工厂。
尽管养乐多表示关闭工厂是基于公司整体战略规划,以及为了进一步提升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但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养乐多在中国市场遇到了巨大挑战。养乐多在华日均销量从2019年的峰值持续下滑,2025年一季度较2021年一季度减少45%。
这种下滑,与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消费者习惯等因素相关。中国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正从“基础功能”转向“精准化、个性化”。养乐多经典小红瓶含糖量高,被上海饮料分级制度列为D级(最不推荐),而年轻群体更倾向于低糖、零糖产品。
同时,养乐多关联公司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曾因宣传“益生菌可防治新冠病毒”被罚款45万元,导致养乐多的品牌形象受到“牵连”。养乐多主打的“100亿活性乳酸菌”卖点,也被行业质疑。
研究院建议,养乐多应着力于产品创新,开发低糖、功能性产品。变革传统渠道,强化线上布局,与电商平台、社交KOL合作。
首家日本独资券商落地中国,旗帜鲜明推进本土化
9月30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核准设立瑞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填补了日资机构在华独资运营证券业务的空白。早在2023年,瑞穗正式向中国证监会递交设立申请,获批历时近两载。
业界认为,瑞穗证券一开始就注重于本土化运营。公司任命原大和证券(中国)CEO耿欣为总经理,其兼具日资券商管理经验与本土投行背景。
面对中国券商市场的激烈竞争,瑞穗证券(中国)明确避开了零售经纪等本土券商优势板块,此前,野村东方等日资机构尝试这块业务均出现“水土不服”。瑞穗证券将其业务范围锁定证券承销、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限于资产证券化)等专业化领域,被业内解读为“精准匹配中国市场缺口”的理性选择。
尽管前景广阔,瑞穗证券(中国)仍需应对多重挑战。行业专家建议:其一,针对日系制造业企业设计供应链金融产品,为科技类企业提供跨境技术并购顾问服务,将母国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其二,针对中国市场特点探索与本土金融科技公司合作,解决“水土不服”问题。
这是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推广产品的有效方式。
“日本制造”的光环必须突出。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官网开辟「日系工业精品」频道,以第三方机构研究文章的形式,介绍日本企业制造、面向中国市场销售的to B类工业品,突出其竞争优势。
「日系工业精品」将直接触达那些最关心你产品的人群。To B类工业品的客户是专业小众人群,产品信息传播渠道偏僻窄小。为解决这一痛点,「日系工业精品」和百度、腾讯、新浪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合作,通过大数据技术,设置关键词,抓取关心相应信息的目标用户,向他们精准投递关于你产品的研究文章。
「日系工业精品」将与各类行业协会合作,在协会媒体上发表介绍日系工业品的文章,让你的客户所在行业内的众多目光聚集在你的产品上。
加入“日系工业精品”,你将收获更多中国客户!
现在订阅,将免费接收我们的通讯周报。您将获得:
·网站上发表的精彩文章。
·研究院的相关研究报告(精简版)。
·研究院活动的通知&邀请函。
您有权随时通知我们不再向您发送通讯周报。
我们将确保合法使用您提交的个人信息及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