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专稿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是11月20日以来的中国热点话题。
如果不谈马尾提豆腐一样的中国国家足球队,热点话题中最闪亮的便是中国企业对世界杯足球赛的赞助,在赞助背后中国制造的崛起:众多中国企业在通过世界杯足球赛显示制造实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从《朝日新闻》11月23日的报道看,日本媒体首先注目的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比赛,中国企业成为本届世界杯最大赞助商,为卡塔尔世界杯赞助了13.95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11亿美元。共有四家中国企业入选官方赞助商名单:万达集团、海信集团、蒙牛乳业、vivo。
其中海信集团、vivo与万达集团及蒙牛乳业不同,属于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新冠疫情到来前,去世界各地参观访问的中国旅行者,在国外能看到较多的广告便是海信和vivo。其中海信集团在本届比赛中打出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幅场边汉字广告,在吸引世界目光的同时,也通过央视转播得到国内关注。29日北京时间23时,在世界杯小组赛厄瓜多尔对战塞内加尔的比赛现场,海信调整了围挡广告,在“海信电视 中国第一 世界第二 ”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制造 一起努力”,对引发争议的第一、第二讨论做出了官方回复。这一动作,为中国制造摇旗呐喊,作为头部企业,体现了品牌自信又体现了品牌格局。
奥维睿沃(AVC Revo)发布的2022年1-10月全球电视品牌监测数据显示:海信电视1-10月全球出货量达1960万台,同比增长18%,跃居世界第二,这也是中国电视品牌年累出货量首次进入全球第二。相关信息还显示,海信集团11月初刚成立了东盟区总部,将持续开拓扩大海信电视在亚太市场业务。
国际足联(FIFA)对赞助企业有着严格的限制,总共为14家,不论获得“伙伴”还是“世界杯赞助商”,一个国家最多能够选出4家企业。中国在本届世界杯上用足了赞助名额。美国为三家:可口可乐、麦当劳及VISA;举办国卡塔尔推出卡塔尔航空,足球劲旅德国也只有阿迪达斯一家企业上榜。
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殷切希望进军世界杯,成为该赛事的伙伴或者是世界杯赞助商。因为排在世界最前列的中国企业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宁德时代(电池企业)、隆基股份(光伏企业)、福耀玻璃、海康威视、京东方等,均有实力在国际赛事上露脸。
消费者对海信较为熟悉。这家企业收购东芝后,一年扭亏,其后并购北欧高端家电品牌Gorenje,也实现了一年扭亏。海信电视依靠稳健经营,凭借画质与质量两手硬,保持了18年中国第一,进入全球第二,现在的目标是全球第一。过硬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切合世界市场需求的营销方式,让海信这样的企业有底气在全球舞台上展示肌肉,将中国制造的能力展现出来。
中国企业能够成为国际赛事最重要的赞助商,是因为中国制造在诸多领域已经能够独占鳌头,或者能够稳定地保持在第一阵营中。现在海信提倡的“中国制造,一起努力”在成为中国企业的某种共识,这种共识不仅在卡塔尔的世界杯比赛上体现了出来,在数不清的国际展会、各个国家的大街小巷上也时常能看到企业的身影。
我们在看足球的同时,更从国际赛场上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巨大能力,能看到诸多中国企业不断努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