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专稿 安邦智库在2025年2月20日举办了关于日本“团块二代”现象及其对中国启示的讨论会。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在会上做了发言,主题为“日本团块二代与失落的30年”。
二战结束后日本出现的第一次婴儿潮人口,即1947-1949年出生的一代人被称为“团块世代”。这一代人大多在1962年至1971年间步入职场,勤奋工作,支撑和享受了日本的经济繁荣。“团块二代”则是“团块世代”的子女,约为1971-1974年期间战后第二次婴儿潮人口。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社会,正值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和生活压力。
陈言在讨论会上主要指出了三点。第一,“团块二代”现在是50到55岁左右的人,在企业中基本上是科长(课长)、处长(部长),属于中坚力量。“团块二代”与他们“团块世代”的父辈有着很大的不同,父辈追求规模、速度的特点在二代身上已消失大半,扩张变成了内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日本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但在“团块二代”担纲的时代,却缺少将技术转化成产品、实现技术革新的能力。日本从昭和时期的“一亿总中流”(一亿国民都处于中产状态)变成了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
第二,经济上的停滞,行动上的内敛,让日本社会总体趋向保守。“团块二代”活跃的平成时期(1989-2019年),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处理得不是很顺畅。经济发展需要有稳定的周边环境,但经济发展停滞后,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却变得尖锐了起来。中日在经济关系上非常紧密,但各种调查显示,这些年日本对中国不抱好感的人往往高达八成甚至九成。平成年间,日俄、日朝、日韩关系也常年处于相当对立的状态,并不是只有中日关系出现了紧张态势。一个国家经济上失落后开始与邻国关系转为紧张,这个特点十分值得关注。
第三,“团块二代”活跃时期,日本社会维持了大体稳定。虽然在平成时期的三十年中出现了1995年3月20日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释放沙林毒气致死二十余人、致伤六千人的大事件,此外也发生过在繁华街道上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但总的来说日本社会治安良好。尽管经济发展停滞,贫富差距拉大,但昭和时代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让日本这个国家几乎没有出现社会动荡,维持了稳定。
安邦智库研究员赵志江从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分析了“团块二代”所面临的就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他们心理的影响、由此衍生的社会现象。赵志江认为,日本政府针对特殊群体的举措带给中国的启示是,设立具有精准帮扶职能的机构去帮助就业遇到问题的人群,大有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可以避免过多社会问题的出现。
陈言、赵志江发言后,作家刘柠就明治维新后日本各个阶段的特点分享了观点。他说:“我倾向于把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的157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帝国时代、资本时代和文化国家时代。”刘柠认为应该摒弃“失去的XX年”思路,宏观把握日本社会发展脉络。作家蒋方舟谈了自己对“团块二代”的感受:“在日本生活期间,给我最大震撼的是与人交谈时发现,日本年轻人的消费动力极低。”
著名媒体人许洋主持了讨论会。安邦智库的研究员、中日媒体记者等二十余人参加了讨论会。
安邦智库(ANBOUND)是一家民间的跨国智库,专注于公共政策研究,涵盖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城市发展、地缘政治、产业经济、金融投资等。本次对日本“团块二代”的讨论是安邦智库公共政策研究中的部分内容。
现在订阅,将免费接收我们的通讯周报。您将获得:
·网站上发表的精彩文章。
·研究院的相关研究报告(精简版)。
·研究院活动的通知&邀请函。
您有权随时通知我们不再向您发送通讯周报。
我们将确保合法使用您提交的个人信息及相关数据。